賡續(xù)紅色歷史 凝聚紅色力量

湖南省人民政府門戶網(wǎng)站 bgbf.com.cn 發(fā)布時間: 2020-10-01 07:55 【字體:

  一群湖南人,半部近代史。

  湖南是中國近代革命的主要策源地、發(fā)生地。洶涌澎湃的革命浪潮,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燦若星河的革命人物,給湖南留下了豐富的紅色歷史文化資源,使湖南成為著名的偉人故里、將帥之鄉(xiāng)、革命圣地。

  “湖南是一方紅色熱土,大批共產黨人在這片熱土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绷暯娇倳浽诤峡疾鞎r殷殷囑托,“要用好這樣的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回望“十三五”,湖南充分挖掘紅色資源、賡續(xù)紅色歷史、凝聚紅色力量,用湖南人物、湖南故事、湖南精神教育人、感染人、激勵人,在三湘大地掀起愛國主義教育熱潮,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

  高位推動,保護好三湘四水的紅色資源

  9月30日,湖南烈士公園肅穆莊嚴、松柏蒼翠。

  在國家第七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省政協(xié)主席李微微同省會各界干部群眾代表一起,來到湖南烈士公園烈士紀念塔前,向人民英雄敬獻花籃,緬懷革命先烈,銘記初心使命。

  紅色沃土湖南,素有“革命搖籃、偉人故里”美譽。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賀龍、羅榮桓等老一輩革命家都誕生在這里。秋收起義、平江起義、湘南暴動、通道轉兵等重大革命事件及無數(shù)革命活動,在三湘四水留下了大量的歷史印記。

  這些革命文物和紅色資源,是中國革命的重要歷史見證,是寶貴的革命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人類文明史上獨特的文化遺存,已成為一座座閃光的“紅色基因庫”。

  發(fā)揚紅色傳統(tǒng)、傳承紅色基因,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杜家毫、許達哲多次考察調研我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湘籍革命家軍事家故居(生平事跡陳列室)以及紅色旅游工作,對加強全省紅色資源挖掘、保護、傳承、利用等工作作出系列指示批示。

  全省先后印發(fā)《關于加強革命歷史類紀念設施、遺址遺跡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管理的若干意見》《湖南省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2020—2022)實施方案》等文件,編制《縣市區(qū)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程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建設保護建議規(guī)劃》,對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做好頂層設計。

  加大挖掘、搶救、保護力度,讓紅色遺存煥發(fā)新活力,湖南一直在行動。

  統(tǒng)籌推進革命文物資源普查與研究、申報、認定等工作,進一步摸清全省紅色“家底”。目前,全省已查明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達1700余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處,革命博物館紀念館66家;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70余處,數(shù)量居全國各省區(qū)市第一。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將紅色教育基地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精神文明建設、城市建設和文化旅游資源開發(fā)總體規(guī)劃,高起點定位、高標準規(guī)劃、高品位打造,全面推進紅色資源保護、愛教基地基礎設施建設和周邊環(huán)境整治。

  實施全省革命文物保護“五年行動計劃”,全面推動“湘東-羅霄山”片區(qū)、武陵山片區(qū)革命舊址群、長征文化線路和革命名人故居群保護展示提質。建成“韶山一號”工程,新建湖南抗日戰(zhàn)爭紀念館等一批場館,劉少奇、胡耀邦、任弼時、彭德懷和平江起義紀念館等一批紀念設施完成升級改造,“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和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室等一批紅色教育基地完成提質改造……近年來,全省完成革命文物保護項目507個,革命文物有效保護率達到70%以上。

  薪火傳承,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激發(fā)力量

  9月29日,汝城縣文明瑤族鄉(xiāng)沙洲瑤族村,迎來了一批接一批的參觀者。人們走進“半條被子的溫暖”專題陳列館,重溫“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感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后,我們村更火了,越來越多的人專程來到沙洲接受紅色洗禮?!鄙持薮妩h支部書記、村主任朱向群告訴記者。

  用好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湖南用革命傳統(tǒng)“潤澤”三湘兒女,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紅色血脈。

  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革命紀念地接受革命傳統(tǒng)教育,成為湖南各級各部門開展黨性鍛煉的“必修課”。毛澤東故居、劉少奇故居、任弼時故居、蔡和森紀念館、新民學會舊址、秋收起義舊址、陳樹湘烈士生平事跡陳列室……許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成為“網(wǎng)紅”打卡地。

  堅持“紅色課堂”與“紅色感悟”相結合,湖南把豐富的實物史料轉化為黨性教育的鮮活教材,讓黨員干部在“看、聽、思、悟”的過程中,不斷增強黨性教育的體驗度、鮮活性,在“身臨其境”中真正觸及思想、震撼心靈。

  2019年6月17日,為期3天的湖南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讀書班在省委黨校開班。

  讀書班上,舉行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瀟湘紅色故事專題宣講,毛澤東、任弼時、陳樹湘、陳能寬、王新法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和湖湘英烈模范的故事,讓學員們深感震撼、深受教育。

  依托紅色資源優(yōu)勢,省委宣傳部打造“瀟湘紅色故事匯”品牌,開展以“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瀟湘紅色故事集中宣講活動,走進企業(yè)、機關、校園、社區(qū),在全省集中巡回宣講200余場次,網(wǎng)絡電視直播錄播100余場次,數(shù)十萬觀眾現(xiàn)場聆聽,500余萬人收聽收看,通過線上線下雙向互動,形成了強大的品牌傳播效應。

  9月30日上午,湖南科技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50多名師生把思政課堂搬到了李達故居。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圖片、一件件革命文物面前,同學們看得仔細、聽得認真,流連忘返。

  厚植紅色基因,為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湖南不斷深化青少年和中小學生紅色教育,將省內200多家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認定為全省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展“尋訪紅色足跡”“共抗疫情 愛國力行”等主題活動,推動紅色教育進課堂、入家庭,引導廣大青年學生讀紅色經典、憶紅色歷史,激發(fā)愛國熱情。

  擦亮底色,用活紅色資源助力高質量發(fā)展

  9月4日,講述長征溫暖往事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主旋律影片《半條棉被》上映,立即引發(fā)觀影熱潮。

  長征的艱苦卓絕、紅軍的英勇犧牲、軍民的魚水情深,深深感染每一位走進影院的觀眾,無數(shù)人為之潸然淚下。

  多形式創(chuàng)作紅色作品,多樣化創(chuàng)新傳播方式,多層次發(fā)展紅色旅游……湖南深入挖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寶庫,拓展革命文物和紅色資源保護利用渠道,讓紅色資源真正“活”起來,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走得進。

  從《故園長歌》《共產黨人劉少奇》《彭德懷元帥》到《英·雄》《十八洞村》《半條棉被》等,一批紅色電影、電視劇、舞臺劇精彩上演;從《湖湘英烈故事叢書》《湖南紅色基因文庫》《紅藏》到《榜樣》《紅色地圖》《紅軍長征在湖南》等,一批紅色讀物先后出版,為觀眾和讀者送上精彩紛呈的“紅色文化大餐”。

  聚焦紅色故事,湖南日報、湖南廣播電視臺等湖南媒體紛紛推出專欄、專題和新媒體產品。僅去年以來,就集中推出了《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回望初心——紅色檔案背后的故事》《連線紅土地》等專題專欄,踏尋革命先輩足跡,挖掘和講述紅色故事。

  湖南紅色文化還走出國門,助力中外文化交流互鑒。

  2016年8月,由湖南省人民政府提質改造的中國旅法勤工儉學蒙達爾紀紀念館在法國蒙達爾紀市開館。這是湖南首座在國外建設的主題紀念館,著重展示了上個世紀20年代前后中國旅法勤工儉學運動的原貌,成為中法人民深厚友誼的見證。

  “毛澤東同志的事跡,讓我們無比敬佩!”2018年10月,由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與俄羅斯列寧紀念館共同舉辦《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展覽赴俄羅斯聯(lián)邦烏里揚諾夫斯克州列寧紀念館成功展出,這是韶山毛澤東同志紀念館首次在國外系統(tǒng)全面展出毛澤東同志生平業(yè)績,為中俄兩國文化交流再添一段佳話。

  國慶、中秋雙節(jié)即將來臨,韶山毛澤東同志銅像廣場上,紅旗招展,裝扮一新,迎接天南海北的游客。

  依托紅色資源,加快文旅融合、產業(yè)聯(lián)動,湖南紅色旅游“火”起來:全省高標準打造了42個A級紅色旅游景區(qū),其中有28個國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16個國家4A級以上紅色景區(qū);連續(xù)16年舉辦中國(湖南)紅色旅游文化節(jié),成立湘贛邊紅色文化旅游共同體;深化紅色旅游國際合作交流,著力打造從毛澤東家鄉(xiāng)至列寧家鄉(xiāng)中俄紅色旅游精品線路等。

  以紅色旅游為載體,深厚的紅色文化成為滋養(yǎng)游客的精神家園,也為湖南高質量發(fā)展注入力量。數(shù)據(jù)顯示,2019年,全省紅色旅游景區(qū)(點)接待旅游者1.4億多人次,實現(xiàn)紅色旅游收入1300多億元,帶動紅色旅游直接就業(yè)25萬人,間接就業(yè)80萬人。

  “水氣相蕩,乃生長虹”。紅色基因在三湘四水綻放出耀眼的時代光芒,匯聚成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的強大動力。

  (文/唐婷 黃晗)



信息來源: 湖南日報      責任編輯: 吳媚
相關閱讀

賡續(xù)紅色歷史 凝聚紅色力量

14100170